大家好!我們將為您介紹日本的瑰寶下野谷遺跡。 歡迎您前來參觀!

下野谷遺跡是指保留了5~4千年前繩文時代人們生活痕跡的遺跡。它是關東南部地區最大型的繩文時代中期村落,於2015年3月10日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跡。
從大都市東京的中心地之一新宿搭乘電車,不到30分鐘就能到達西東京市東伏見。這個地區的地底下沉睡著太古時代的浪漫風情。

我們是「Shiita」和「Nooya」,住在繩文時代下野谷遺跡的「下野谷村」裡面。現在我們是下野谷遺跡的PR大使,負責宣傳繩文人之故鄉「下野谷村」的特色魅力。
接下來,我們要為大家詳細介紹可稱為日本之原點的「繩文時代」和「下野谷遺跡」!

繩文文化是什麽?

Shiita:如果您想要了解存在於日本原始社會中日本列島特有的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文化即「繩文文化」,請看這裡。

日本特有的新石器文化

冰河時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地球上不同地方開始出現以農耕、畜牧等維持生計的「新石器文化」。
繩文時代維持生計的方式與之前的酒石器文化時代相同,也是以狩獵採集為主。不過繩文時代的人們已經擁有製作陶器、打磨石器的技術,同時也具備建立村落、定居生活等新石器文化的特徵。可以說,這是在四面環海的日本列島發展起來的、日本列島特有的新石器文化。

陶器的出現與繩文文化的開端

目前日本列島內發現的最古老陶器出土於青森縣的大平元遺跡。依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法測定其為大約16,000年前的產物。由此可知,從全球範圍來看,日本列島的人們在非常古老的時期就發現了泥土加熱之後會變硬的化學反應,並把它運用到生活用具的製作之中。
陶器是一項影響不僅限於器具層面的偉大發明。可長時間烹煮的器具,使得栗子、松果等當時生存環境周邊的闊葉樹果實可以去澀,變得更好吃。另外,煮沸具有消毒作用和讓食物變軟的作用,因此可食用的東西也更變得更多。有說法稱,這一項發明促進了「定居」型態的形成。
即便當時仍處於氣候冷暖反覆交替的冰河時期最末階段,由於陶器的發明促使生活產生了巨大變化,因此這個時期被認為是「繩文時代」的開端。


用陶器做飯的情形

繩文時代的時期劃分

最早的繩文陶器為底部呈尖角形狀的「尖底陶器」,只帶有爪印和黏土細繩等簡單紋樣。而在此之後,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開始出現各種流行,陶器的形狀和紋樣也產生了變化。將這些陶器依據年代和地區進行分類,就能形成名為「陶器編年」的體系,以此來表示繩文時代的發展歷程。
依據不同階段對陶器的變化進行整理,可以大致將繩文時代分割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晚期6個時期。
繩文陶器因為形狀和紋樣極富藝術性而聲名遠颺,是備受矚目的原始藝術之一。


下野谷遺迹出土的繩文時代中期陶器

繩文海進

距今大約1萬年前,冰河時期結束,全球氣候開始變暖。於此同時,海平面也開始上升。日本列島氣溫變暖最快的時期是距今大約6000年前的繩文時代前期,有說法稱,當時的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6度左右。那時,海水倒灌進入內陸,東京的低地成為海底。這個現象被稱作「繩文海進」。石神井川的河口也後退到如今的北區王子的飛鳥山附近。

四季輪換與大自然的眷顧

那時的日本列島與現在一樣四季分明,有茂密的森林和山海圍繞,環境美麗。西東京市所在的武藏野台地被闊葉樹林覆蓋,流經下野谷遺跡北側的石神井川及周邊的水量比現在還多。遠望時還能看到關東地區的山地和富士山。
繩文時代的人們將這種環境當成自然的饋贈,努力打造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

下野谷遺跡是什麼?

Nooya:對我們生活的繩文時代有所了解了吧?
想要了解下野谷遺跡相關內容的話,請繼續往下看喔!

到了距今大約5000年前的繩文時代中期,東日本一帶的遺跡數量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出現大型村落。因此可以推測,由於自然環境和社會趨於穩定,人口也急遽增長。
其中,位於西東京市的下野谷遺跡中也開始出現大型村落的雛型。


集中發現的繩文時代住宅遺跡。可以推断当时出现了大型村落

下野谷遺跡是覆蓋西東京市東伏見2、3、6丁目的面積約13萬4千平方公尺(大約3個東京巨蛋的大小)的大型遺跡。
遺跡位在距離西武新宿線東伏見站10分鐘徒步距離的住宅地裡。在日本國內雖說發現了諸多遺跡,但由於城市開發的進展,大部分遺跡在完成挖掘調查和紀錄工作之後便消失不見。在城市中保留大型遺跡,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景象。
西東京市歷史底蘊豐厚,它曾經是近郊農村、青梅街道沿線的街區等,戰後發展成為「臥城」(城市遠郊住宅區),於2001年由保谷市和田無市合併而成。
透過航拍照片可以看到,密集的住宅樓之中有一片都市綠洲一般的地區。在樹木茂密的河岸邊、公園、大學操場的地下,沉睡著繩文時代的大型村落——長野谷村。


城市中的遺跡(2007年航攝照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人們在下野谷遺跡周邊耕地的過程中便發現了許多繩文陶器或石器,當時便有人猜測,那裡存在著遺跡。
1950年,它被載入文獻中,正式成為遺跡並為人知曉。
到了1970年代,西東京市開始建起許多住宅和公寓樓,有人擔心如此開發下去的話,遺跡可能會消失不見。於是在1973年,研究學者、學生、當地居民等展開了首次挖掘調查工作。雖說部分遺跡已經消滅,但那之後仍進行多項調查工作,繩文時代大型村落的樣貌也愈發清晰。

目前遺跡的調查工作進行了大約十分之一,已經發現超過400間的住房遺跡和數目龐大的陶器、石器。
從繩文時代之前的舊石器時代到繩文時代早期、中期,近代的耕田遺跡以及人們生活的痕跡在漫長的歲月之中都得到了保留。調查表明,繩文時代中期的村落遺跡是關東地區南部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遺跡。

西東京市位在關東山地西部由水流沖刷而成的名為「武藏野台地」的扇形地帶。扇形地帶裡眾多河川縱橫交錯,形成河谷。
下野谷遺跡所在的地方海拔為50~60公尺,周邊有多處湧泉。遺跡北側有石神井川流經,再往北就是廣闊的低地。這片低地現在已成為早稻田大學的操場,不過在昭和初期,這裡是一片蘆葦叢生、螢蟲漫舞的濕地。可以推測,下野谷遺跡大型村落形成的繩文時代中期,這裡湧水眾多,形成了沼澤地一般的景觀。
下野谷遺跡所留存的大型村落「下野谷村」就是誕生與於這高地上水源豐沛、陽光充足的森林中。

下野谷遺跡位於石神井川南側的高地上,此處高地被由東伏見站通向青梅街道的道路所在的淺河谷劃分為東西兩部分。這兩處高地分別都是距今5~4千年前的繩文時代中期的村落。
村落的規模都很大,西側的村落為直徑約150公尺的近似圓形,東側的村落為東西約300公尺、南北約170公尺的橢圓形,是日本國內最大型的村落。


下野谷遺跡整體圖

下野谷遺跡的村落構造

下野谷遺跡的村落具有繩文時代中期村落的典型結構。
挖掘遺跡過程中發現,挖開地面做成的圓形「豎穴住宅」(a)呈環狀分布。其中還有數間不挖開地面、只靠柱子支撐的方形「掘立柱建築」(b)。建築物所在的環形地帶中存在許多被稱為「土坑」的洞穴(c),這些洞穴被認為是設置墳墓的廣場。

這些村落的建築圍繞墳墓所在的廣場,按甜甜圈形狀分布,因而被稱為「環狀村落」。
下野谷遺跡裡存在2個相鄰的環狀村落,形成被稱為「雙環狀村落」的特殊構造。這種由多個大型村落鄰接而成的構造便是地區據點村落的特徵。


a 繩文時代的典型村落「環狀村落」

地區的據點、繩文人的故鄉

繩文時代中期,遺跡數量呈現爆發時增長,河川沿岸的村落遺跡出現連綿式分布。其中也有幾個像下野谷遺跡一樣的大型村落,它們都被認為是地區的據點。
下野谷村是石神井川流域村落的中心,對繩文人來說就像故鄉一樣,是可以經常往來的地方。

從下野谷遺跡中發現的文物

下野谷遺跡中出土了數量龐大的陶器和石器。然而很遺憾的是,由於當地是火山灰土壤,包含人骨在內的骨頭和木頭等有機物都很難保存,未有出土相關物品。


住宅遺跡中不斷有陶器、石器出土

下野谷遺跡出土的文物在西東京市鄉土資料室內展示。


陶器

下野谷遺跡中發現的陶器是距今5~4千年前關東地區南部於繩文時代中期中葉至後葉常見的陶器。被稱為「勝坂式陶器」和「加曾利E式陶器」。

在「勝阪式陶器」(a)出土的繩文時代中期中葉,繩文陶器中流行複雜、生動的形狀與花紋。 日本代表性畫家之一岡本太郎在看過這些繩文陶器之後,驚歎於原始藝術的精美並因此獲得靈感。
緊接著出現的「加曾利 E 式陶器」(b)的特徵在於,陶體部分微微隆起,擁有勻整優美的曲線造型,陶器開口部分飾有漩渦等花紋。

石器

石器方面,用於開墾土地的打製石斧(a)出土最多。此外,用於砍伐樹木的磨製石斧(a)也有出土。 用於磨碎堅果類食物的磨刀、磨盤(b)也多有出土。另外,出土物中也有許多被譽為繩文時代偉大發明之一的、用於狩獵鹿或野豬等中小型動物的弓箭以及裝在尖端的石箭頭(c)。
由此可知 ,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有效利用遍布於村落四周的森林動植物資源了。

植物資源的利用

仔細觀察下野谷遺跡出土的陶器碎片,會發現上面有不可思議的凹陷。在其中注入矽膠製模後進行分析,發現了橡子、野生的黃豆、紅豆、栽培品種的紫蘇子等。對黃豆的大小進行調查之後發現,其中既有野生品種,也有更大的品種。由此可見,那時候的人們可能已經掌握了簡單的栽培技巧。
除了食用植物外,村落周邊以栗子樹為主的闊葉林,其中栗木可用於建造房屋、獨木舟。為了保證日照,當時的人們已經懂得用疏刪的方法管理樹林。

文物所呈現的廣域網絡

下野谷遺跡出土的陶器除了關東地區南部的陶器,還有形狀、花紋在關東地區東部或甲信越地區常見的陶器。這說明,當時已經存在大範圍的情報流動網絡。
從出土的石器等原材料產地中,也能看出情報的大範圍流動。
繩文人的偉大發明之一即弓箭箭頭最常使用的原材料便是黑曜石。科學分析的結果表明,原材料來自信州、伊豆神津島等多個原產地。


b b由較遠地帶的黑曜石等原料製成的石箭頭

繩文人的裝飾品

從富有藝術性的繩文陶器也可以看出,下野谷村的人們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遺跡中也出土了耳環、吊墜等裝飾品,而它們不僅是打扮的道具,也是人們的護身符和彰顯社會地位的象徵。


上:陶製耳環 下:石製吊墜

下野谷村的秋日

一起來看看5000年前的下野谷村的秋季日常生活吧。
人們決定在石神井川北側日照充足的高低上建設村落。由闊葉林開墾而來的村落裡建起了豎穴住宅、祖先們被埋葬在中央的廣場。
晴朗的秋日裡,廣場上鋪滿從周邊森林採集而來的栗子。孩子們追著野豬的寶寶玩耍,發出歡快的笑聲。
捕獲鹿的男人們帶著獵犬從森林裡回來了。似乎還帶來了掉進陷阱裡的兔子。
在石神井川,人們或忙著捕魚、或忙著洗橡子。河流是海邊的村落和遠處山村之間的交通要道。
村落與村落相互聯繫,人們與自然和諧共生,過著的平靜、豐富的生活。

下野谷遺跡的大型村落形成與距今5~4千年前,那時世界上同時存在著極大文明,例如,埃及的人們那時正在建造金字塔。在同一個時代,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狩獵採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豐富文化在日本列島繁榮發展。村落裡面沒有護城河、柵欄等防護設施,可以推測那時不不存在「戰爭」。這種獨特的文化何以在日本列島發展起來?這個問題至今仍沒有解答,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繩文文化也教給現代人很多東西。


下野谷村想像圖 作者:森生文乃

Shiita&Nooya:我們生活的繩文時代、下野谷遺跡,您都了解了嗎?哇!那邊在辦活動呢。我們那個時代也有舉辦祭慶活動,這邊的活動好像也很不錯欸!

為了保護遺跡而建成的下野谷遺跡公園在平成19年開園,遺跡的一部分被保存在公園地下。公園內有以2/3的比例對挖掘出的房屋復原而成的房屋結構模型,也有地層展示板,還種著繩文人喜愛的栗子樹、核桃樹,環境一片祥和。
公園每年秋天都會舉辦「繩文之森秋祭」,這個活動成為了解繩文時代、遺跡之重要性的平台。
歡迎大家前來感受繩文文化的魅力!


下野谷遺跡公園與下野谷村的「Shiita」和「Nooya」

在新宿站搭乘西武新宿線,大約25分鐘後在東伏見站下車,徒步10分鐘即可到達繩文文化的奇妙世界。期待您的到來。

 下野谷遺跡被評價爲應該保留至未來的國寶,被指定爲國家歷史遺跡,
让我们用心保护它!!

西東京市 GUIDE

本文ここまで